今年我院护理部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加强人文关怀,改善护理服务”活动,我科积极响应,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您的痛苦,我感同身受”的角色互换体验活动,以亲身体验护士对患者所做操作时的感受,争做“心中有患者,眼中有细节,手中有技术,语言有温度”的四有护士。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
南丁格尔说:护士必须要有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作为护士的我们,可能手脚从未停歇,也不乏爱心、细心和责任心,却可能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忽视了患者的心理感受。作为医务人员的我们,可能整天和病人及其家属打交道,却很少真正体会到病人或是家属的就医感受。当角色真正发生变化时,我们才体会到作为患者及家属的心情,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今天我体验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心电监护仪的感受,每次给患者使用的时候都会听到患者跟我们讲“闺女,我用上这个机器就害怕,尤其是当它嘀嘀一响,我更紧张”,我心想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心电监测而已,有什么害怕紧张的呢?然后劝导患者,“这个您不用害怕,只是监测您的心率呼吸血氧情况,这样能随时监测您的生命体征,从而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您放松心态就好”。用上心电监护仪,总会遇到患者们的各种问题,“护士,我这心率正常吗?护士,正常范围是多少?护士,我这心率怎么突然高这么多?”总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当我真正躺在病床上,护士给我掀开衣服贴上电极片的时候,顿时感觉脸发烫,虽说我们每天都在为不同的患者使用监护仪,即便动作非常熟悉,但是当我皮肤暴露出来那一刻,真的会不好意思,这时候才觉得平时遮挡窗帘,使用监护前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是多么重要。用上心电监护仪的那一刻才理解了患者的害怕心理,当我看到心率不断的升高、降低或听到监护仪报警的声音,也会让我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害怕是不是哪里又问题了,当看到监护仪屏幕的数字在一点点变为正常,心中的焦虑也随之减少,这时候为患者把监护仪报警声音适当调小,也会让患者的心理少一点害怕紧张,然而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或者一句话都会让患者感到舒适。
护理服务中的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照顾病人的需求,更体现在和病人治疗、生活中的有效沟通上,愿我们能学以致用,通过此次角色互换体验活动,我认识到了只有真切感受到患者的痛楚,才能理解患者随之产生的一切行为和心理。更让身为护士的我们体会到了患者的不易、痛苦和恐惧,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平时的工作中,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耐心,多换位思考,真正做到将心比心,更好地关爱患者,让护理工作更加充满人文关怀,让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内一科 陈剑平供稿)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章丘区第二人民医院”。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