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2日上午,初夏的细雨下得不徐不疾,从双山大街南首一路往北,但见道路中间原有的隔离带已经全部拆除,大部分已改造为绿化带,而道路两侧则是流水潺潺,有花有草,有形有色,在烟雨蒙蒙的笼罩之下更是充满诗情画意,让来往的行人心情更加愉悦。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城市颜值,加速与济南市区快速接轨,双山大街改造提升工程正在进行之中,8月会全部竣工,将成为功能齐全、生态休闲的章丘第一条示范街。 

“双山大街改造提升工程南起经十东路,北至铁道北路,道路全长约3.7公里,主要包括道路改造提升和景观水系提升。水系连接百脉泉公园与经十路水系,是五条水系的景观主轴,将李清照诗词中的人文情怀融入到‘泉’中、融入到‘水’里,营造清雅诗意的清照诗词之脉。”一路同行,陪同记者采访的住建委城建科副科长朱广伟做着介绍。 
道路提升工程方面,经十东路至福康路段,采用一块板形式,福康路至铁道北路段,采用主辅路形式,在现状红线范围内,增设3.5米中分带,并采用花箱式机非隔离设施,同步设置港湾式公交车站,完善车行道及人行道功能,优化全路段交通设施,提升路面、照明、绿化品质,将双山大街打造成功能齐全、生态休闲的迎宾大道,成为章丘第一条示范街。景观提升工程区域全长约4180米,绿化标准宽度约15-70米,面积约81900㎡;水系连接百脉泉公园和经十路水系,根据水系流经主城区用地性质的不同,将双山大街水系由高到低、由南至北依次划分为“如意生活区”、“龙泉办公区”、“银座商业区”、“汇泉休闲区”4个主要的功能区域。 
记者来到小东山湿地公园,发现这里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其中公园1.5米园路、厕所结构和内外饰装修、木栈桥结构、西主入口铺装、西南入口花架结构、半壁长廊结构和绿化种植已经全部完成,其他跌水修复、绿化提升、路缘石修、弱电穿线施工、绿化景观提升和新地形上土都在进行之中,许多项目已经超过一半。 

“小东山湿地公园对景观要求极为严格,其中景石码放、地形整形以及乔、灌木,地被等搭配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为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施工人员发扬工匠精神,工艺重点是防渗结构施工,园河道防渗层采用土工膜防渗,为了确保河道防渗效果,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土工膜焊缝,每条焊缝确保百分百焊接密实,铺设过程中无破损情况。我们确保满足项目造景要求,其中小东山湿地公园融合丰富的滨水体验,满足游客亲水,戏水,享水的需求。形成集中式,分散式活动空间,形成围绕保泉为特色的集运动,游憩,保泉教育为一体的休闲景观系统。”水系项目负责人于有介绍说,我区“两横五纵”城市水系项目,以城市水系景观有机衔接、泉水水系生态改善提升为目标,打造以经十东路、济青路为两横,以世纪西路、双山西路、双山大街、绣水大街、石河街为“五纵”的环城水系,同时规划建设慢行系统,南部与调水补源的白泉、小东山湿地相接,北部与两泉汇流(东麻湾泉群、西麻湾泉群)、两河贯通(绣江河、西干渠)区域相连,打造清泉涌动、小河婉转、水系相依的环城水系景观。打造串联章丘的泉水景观系统,形成山、水、园、林、城一体化景观,打造骑行、人行、舟行的城市景观系统。 

来源:掌上章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