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惠这村太“牛”! 年收入要破 230 万 村民日子甜到心坎里 一起来看看 【原文如下】
“锦鲤养殖年销售额突破3500万元,藕虾套养实现‘一水双收’,林下经济生态循环效益显著,蔬菜种植带动章丘30多类农产品走向更大市场。”村党总支书记张恒起细数着村里的产业成绩单,脸上洋溢着喜悦。2025年,该村集体收入预计将超过230万元,绘就了一幅“党建红、产业活、乡村兴、共同富”的丰收图景。
绣惠街道桃花山新村全域面积3671亩,耕地面积1800亩,村民375户、1167人,先后获得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等荣誉,其蜕变的密码在于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推行“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建立“党建指导员+联户党员+农户”服务机制,划分微网格实施精细化管理。今年以来,15名骨干党员累计服务群众300余次。同时,推进“村村联建”,与绣河园村成立功能型联合党委,加强统筹规划,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在党建引领下,桃花山新村重点发展锦鲤养殖、藕虾套养、林下经济、蔬菜种植四大产业。锦鲤养殖基地引进弘业等三家锦鲤企业,占地370余亩,年销售额3500万元以上,产业规模占济南锦鲤市场60%;依托藕虾套养项目,成功举办4届“藕鱼龙虾季”活动,累计吸引游客10万人次,实现营收150万元,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林下经济区域以150亩金蝉和20余亩走地鸡养殖为主。依托蔬菜种植基地,深化与盒马鲜生合作,稳定供应章丘地标及季节性农产品30余种,月销售额超百万元,带动就业50余人,获评“山东省农业标准化试点单位”。
四大产业协同发展,为桃花山新村找到了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更可喜的是,这些特色产业正加速转化为文旅发展新优势。
荷香鱼趣,乐活桃花山。2025年,桃花山新村与济南市市政公用资产管理运营有限公司洽谈对接,以锦鲤、龙虾、蔬果等优势产业为依托,打造文旅产业运营项目,全面运营桃花山新村文旅产业,计划于国庆假期期间进入试运营阶段,为桃花山新村实现集体增收、村民共富开辟新赛道。国庆期间,村里将举办“齐鲁锦鲤村”龙虾节活动,推出观锦鲤、品龙虾、儿童乐园、钓鱼钓龙虾、灯光音乐会等体验项目,为济南市民提供“白天明水古城穿越,傍晚喂锦鲤、品鲜虾”的近郊度假新选择。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2017年,沃泰公司成功烧制龙山玉瓷,打造龙山瓷文化创意园区,填补了章丘无瓷的空白。七年来,园区与山东美术馆、山东艺术学院、中国长城书画院等机构共建创作基地,成功举办全国百名女画家作品展、2023中国女画家学术邀请展、山东龙山瓷文化节等文化活动,三度成为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章丘分会场。常年举办青少年龙山瓷绘研学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陶瓷文化魅力。2024年,园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集陶瓷艺术展示、工业遗产传承、研学教育实践于一体,拥有龙山瓷研学体验中心、非遗创客工场、文创市集、萌宠乐园、拾取农夫课堂、丛林穿越等十几种旅游业态,与桃花山新村的农业特色形成资源优势互补,开展研学游合作,实现共富共赢。双方联动,将陶瓷文化体验与乡村田园乐趣相结合,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提升了区域文旅吸引力。
未来,桃花山新村将以“明山绣水”片区建设为契机,以农文旅融合、三产融合为路径,以“藕虾套养+锦鲤养殖”为核心IP,结合萌宠、露营、陶瓷文创、果蔬采摘、林下经济等体验类项目,围绕“荷香鱼趣·乐活桃花山”主题,着力打造济南近郊沉浸式田园度假目的地。
从单一农业到多元业态,从传统种植到文旅融合,桃花山新村的实践是绣惠街道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联动、文旅赋能,这片土地正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彩篇章。
国庆假期临近 桃花山新村已做好准备 诚迎八方来客 这片希望的田野 期待与游客共赏田园风光 同享丰收喜悦 感受乡村振兴的强劲脉动 【小编有话说】
绣惠村民笑开颜! 村年收入将超230万 好日子是这么干出来的!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绣惠街道”。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