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深化网络生态治理。进一步净化网络空间,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共同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已成为文明发展的重要课题。
世界因互联网而多彩 生活因互联网而丰富 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拉近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 也可能在无形之中给我们带来伤害 作为广大网民中的一员 我们应自觉弘扬网络正能量 文明上网,理性发声 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 应该如何抵制网络不文明行为 做到理性发声呢 常见的网络不文明行为有:使用网络暴力进行人身攻击,肆意传播谣言、虚假信息,强制下载、强制广告,传播网络病毒等。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要自觉增强底线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守法用网、文明上网。对于发布传播虚假信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依规予以严肃查处,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查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也能随时随地在网络平台中发表自己的言论。面对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我们应当具备信息辨别能力,学习先进知识,善于明辨是非,摒弃虚假信息。同时,要学会抵制网络之中的不良诱惑,不贪图小便宜,不沉迷网络游戏,健康上网,让互联网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 对于广大学生尤其是未成年人,由于自身价值观可能还未定型,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常常处于一种摇摆不定的状态,又容易担心因自己的想法与他人不同而被孤立。因此,往往在评价事物时趋于大众的看法。
要学会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敢于提出质疑、追求真理,时刻警惕自己是否在不经意间成为了语言“施暴者”。 网络礼仪是互联网使用者在网上对其他人应有的礼仪,对于构建良好的网络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互联网上发表言论时,要言语有度、真诚待人。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使用网络时同样要尊重他人的想法与意见,与人产生分歧时,要平心静气,以理服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我们是网络便捷性的享受者 更是文明网络环境的捍卫者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 文明上网,理性发声 携手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空间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新华网”。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