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章丘网

查看: 473|回复: 0

别让作业成了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噩梦

[复制链接]

30

主题

67

帖子

44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9
发表于 2021-1-24 14:20: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但凡家有中小学生,家长们就绕不开一个千古难题:作业。

某小学生感觉作业太多,继而大哭;

某家长感觉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最后把孩子揍一顿;

某中学生因为写作业,在家中与父母吵架,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上面这些,都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我相信在你身边,也有类似的事。

打开手机,也经常能见到因为“作业”而导致的哭笑不得的事件,更极端的,因为陪孩子写作业,而酿出悲剧。

似乎“作业”,已经成了破坏亲子关系的罪魁祸首。

孩子写作业要陪着吗?

很多家长都表示:“要的”。

他们会说:

“孩子玩心太重,必须盯得紧紧的。”

“你要不看着他,他就不写了 。”

“就算不在一旁陪着,也得多留意,时不时地看一眼,监督一下。”

“作业”一事,真的让许许多多的家长,操碎了心。

但是,陪孩子做作业,真的能如你所愿的,培养出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吗?

更多时候,我们是不是在自我欺骗呢?

我们祈求孩子有一天能突然开窍,能突然体会到父母的用心良苦,然而,我们自己心里,也没有底气。

事实上,陪孩子写作业,更可能会培养出一个学渣。

因为焦虑,所以盯着孩子写作业

这样一个例子:

小孩子刚会说话时,常常会说错,但我们从来不会因为小孩子说错话而紧张,只会觉得小孩子很萌、很可爱。

但是如果面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我们就会紧张起来,孩子做错一道题,我们立即横眉冷对,给孩子纠错。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相信,孩子总有一天能学会说话,但是我们却不能相信,孩子总有一天能好好学习。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也告诉我们: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我实现的渴望,如果我们能够信任孩子,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那么孩子必然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否愿意相信我们的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信赖的权威。

如果我们能真诚的相信孩子,孩子就能体验到价值感和归属感,就能够慢慢建立学习的自主性。

然而现实却是,我们太紧张孩子的学习情况了。

这就导致我们在面对孩子学习这件事时会态度严肃,我们会想方设法的管教孩子、督促孩子。

我们的紧张和焦虑,对孩子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会造成阻碍。

越吼孩子好好学习,孩子越无法好好学习

记得我小时候就因为学习被父母凶过,我妈甚至气急败坏的打过我。

即便我成绩比较好时,我妈还是会打击我:“这就骄傲了呀,你得多向那些学习好的同学看齐。”

诶,在这种打击式教育中成长起来,我的压力,真的蛮大的。

大脑决策机制:

当人们遇到压力时,大脑便会不断地分泌皮质醇,这种皮质醇也被称作“压力荷尔蒙”,这时候人们会变得情绪化,容易发怒。

糟糕的是,有时候皮质醇可以在大脑里持续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而长期过多的皮质醇会弱化海马体细胞,并最终杀死海马体。

而海马体,就是人类创造和产生记忆的地方。

也就是说,当我们不断的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学习起来就会越吃力。

试想,当我们对孩子吼叫时,孩子便会将全身的能量都调动起来,以防御我们的攻击,他哪里还有精力应对学习呢?

如果父母在面对孩子时能少一些吼叫,多一份耐心,那么孩子也会跟着放松,大脑才有更多“能量”好好学习。

盯着孩子学习,是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

你有没有想过,当我们盯着孩子学习时,孩子会怎么看待自己呢?

为什么孩子在玩的时候我们不盯着?

《父母的觉醒》这本书的作者沙法丽萨巴瑞博士曾做过一个比喻:

被父母盯着的孩子,就像是监狱里被盯着的囚犯,他们都没有自主的权利。

有一个词叫做“直升机父母”,形容的就是这样的家长。

他们像整天盘旋在孩子头顶的直升机,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只要发现哪里不对,立马揪出来教育孩子。

这样的父母,不仅自己很累,也会让孩子很累。

而且,父母的这种行为,就是在隐秘的告诉孩子一条信息:

“你自己学不好。”

“你掌控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学习太难了,没有我你肯定不行。”

慢慢的孩子在心理层面也会认同家长:

“我妈是对的。”

“我没有自控力。”

“学习这件事太难了,我一个人不行。”

结果就是,家长们出于好心,却做了阻碍孩子成长的事情。

把“学习”还给孩子

我们需要放下自己的焦虑、不再对孩子大吼大叫、不做“直升机父母”,当我们能从那些育儿误区中走出来,我们的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

那么家长能做些什么呢?真的什么都不管了吗?

读书君在这里有几点建议给你: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孩子

如果我们一味地管教孩子,给孩子下命令,孩子就会以为学习是父母强加给他的。

但其实,学习是孩子的权利。

可生活中有太多的父母,把明明是孩子的这份“权利”剥夺了。

我们习惯了操控,却让孩子丧失了学习的自主权,同时也找不到学习的乐趣。

可能很多家长会担忧:“如果真的不管了,那孩子就真的不学了。”

确实,很可能家长一旦放手不管,孩子真的会干脆不学了。但那是因为之前家长管控的太严,孩子根本没有机会学会如何自我管理。

但是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只是在一旁给予帮助。

这就意味着,我们要言行一致,不再去做“直升机父母”,写作业也可以陪伴,但只是陪伴,而不是盯梢。

善于发现优点,用鼓励替代打击

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曾说过:

改变一个人行为的最有效方法,不是批评和指责,而是发现他的优点。

一个星期日的晚上,女儿收拾书包,心情很低落,我问她怎么了,她说“怕周一考生字不会。”说话间泪水便从她脸上落下来。

我心里想的是:“周末这两天你干啥了,玩了两天了,临睡觉了才想起来明天考试啊?”

但是,我过去那些学习的经验告诉我,孩子已经很伤心了,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打击孩子。

我坐下来慢慢的对她说:“喔,你担心自己考不好啊,不过妈妈发现,你身上的一个优点哟,你开始有上进心了!”

后来女儿擦干眼泪,我陪她一起复习生字,第二天考试,她虽然没有全写上来,但是结果还算满意。

试想如果当时我数落她一顿,她一定会更加伤心,这一点也不利于之后的复习。

孩子在感觉糟糕的时候,真的很容易走向自暴自弃。

“感觉好,才能做得好”,只有当孩子处于良好的体验中时,他的大脑才做好了吸收知识的准备。

学会布局,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学习这件事本身就是有乐趣的,只是很多人还没有体验到。

虽然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但是家长也完全可以巧妙的布局,为孩子营造学习的氛围,培育学习的乐趣。

有一次我跟女儿讨论《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你觉得呢?”

女儿说:“对呀,我考得好老师会给我小红花。”女儿其实没太懂学习本身的乐趣,她更在意“小红花”。

我接着说:“那,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是没有小红花的呀,他为什么会觉得快乐呢?”

这就引起了女儿的好奇心,她说:“可能他学会了,就觉得很开心了。”

我说:“嗯,孔子可能是发现了学习的乐趣,学习这件事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

懵懂的女儿冲着我点头。

谁都不是一下子就能体会到学习全部的奥义,但是成长就是这样,需要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觉察、思考。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许多的波折。

这些波折,究竟是会成为孩子的阻碍?

还是会成为帮助孩子学会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契机?

其实很多时候都在于家长的引导。

作为家长,我们最不该犯的错误就是,以自己对孩子的爱,来掩饰我们行为上的不足。

我们需要提升认知,转变思维,先让自己产生好的转变,然后才有更多能量影响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

共勉!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联系邮箱:35457311@qq.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章丘网 ( 鲁ICP备14015877号-1 )

GMT+8, 2025-1-11 00:36 , Processed in 0.025864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