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章丘网

查看: 5311|回复: 10

一张光绪年间的老文书,所揭示的章丘秘闻......

[复制链接]

2784

主题

54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51
发表于 2019-8-11 14: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太阳,没有因为章丘城的拆迁改造而改变升起的轨迹;传说,也没有因为物是人非而停止流传。
如今,走进章丘古城绣惠,铁皮围挡在视线中成了主角,阻隔了废墟的景象。商铺已是不多。虽是如此,誉为古城三怪之一的黄家烤肉依然是最多的商号。而当地古城那个相传已久的,由“日月同辉”演变成的瓦罐鸡,是寻不见踪迹的了。

齐鲁晚报。秀江亭


瓦罐鸡,或许根本不存在,难道那只是一个传说罢了?或许年代久远而,瓦罐鸡已经走向了式微与没落,为此而失传?
翻阅几多文献,均已未果而终。
越是如此,越会勾起好奇之心。久而久之便成了一个谜团。答案在哪里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久居章丘古城绣惠民利街的将近七旬的老先生进入了我的视线。他说在去年古城搬迁时发现了家里有一些老文书,让我给他看看。和老先生算是街坊,不陌生,姓于,名洪生。
心里那个关于瓦罐鸡传说的谜团始终没有打开,这是不是一个机会呢?换一个角度,与这位久居古城的于姓老人促膝长谈是不是会有所发现?
在于洪生的住处,于老先生拿出一包东西,打开后全是文书。多是些房屋、土地的买契。仔细翻阅后,并没有我所寻找的东西。不过一张张老文书,上面一行行用毛笔书就的行书,加上盖在宣纸上的印章,泛黄的纸张有着传统的美感和厚重的历史感。

给于老先生详细地说着纸张上所表述的内容。于老先生听了连连点头,从文字的内容,不难推测,于家先祖与西关高家相好,其祖上所耕作的土地与莹地,均为高家买入。
其中有一张康熙十六(1677)年的文书,到现在已经342年。那已经不是一张简单的张纸,里面所呈现出的不仅是文书本身的价值,还有那个时代的历史的价值。

事关家史,图片剪辑一部分内容


书写用的纸张上印有【松竹斋】的字样。这松竹斋是什么来头?它是当时章丘古城的商号吗?
经查证,松竹斋,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是驰名中外的荣宝斋的前身。能用这样的纸张书写文书,买高家的地,可见于家在当时也不是平常人家。
没有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心虽有些许的失落,但也不是一无所获。
喝茶,和于老先生聊起了于家的过往。就是在这平淡的闲聊中,收获了一份意外的惊喜。心中那个谜团,就在刚才还在失落中模糊迷茫,此刻变得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明朗了起来。
于洪生老先生就是传说中瓦罐鸡的正宗传人!
于洪生老先生微笑中带着自豪,话语平淡。他听祖上说,早在100多年前,古城西门里南大寺周边的民利街、德同街居住的多是于姓。
于洪生老先生说,他做鸡的方子是他父亲于盛

茂传给他的。知道此事的人不多,就连本家人的对于此事,也是鲜有人知晓。家里有个不成文的家规,做事不可张扬,做人谨记低调。做鸡的方子,只可口传身授,不能形成文字。且继承此手艺的人,须学精牢记此方,代代相传,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
传说中的于氏先人本就是隐居古城,所形成的家规,必与其生存的环境状态有关。从这些老文书中以及文献中没有传说里的任何记载,与这些家规似乎有一定的关联。找不到传说中的文字资料,这倒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于洪生的父亲于盛茂兄弟四人。十三岁时的于盛茂,生活所迫,随父亲去天津谋生。到了天津后,找到了章丘人在天津的商号——旧军孟家的祥字号,做起了学徒。
后来,于盛茂得父亲亲传祖上做鸡的手艺,便离开瑞福祥,在天津做起了卤制肉食。他不仅做鸡,还把祖上腌制鸡的方子,加以改进卤制其它肉食......
大概是30岁时,于盛茂回到老家章丘城。知道他有卤肉的手艺,不久被章丘第一中学聘去食堂工作。
于盛茂见长子于洪生有做买卖的潜质,就把祖上传下来做鸡的方子传给他。改革开放初期,于洪生就在家按照家传的方子把鸡做好后,骑着自行车到千佛山去买,很受欢迎。从章丘城到千佛山,一百多里地,骑着自行车一个来回,辛苦可想而知......
还好,瓦罐鸡的手艺没有失传。现在,于洪生已把做瓦罐鸡的手艺传给了儿子。他说,他虽没有把祖上的手艺发扬光大,但是不能在他手里失传。年轻人就是脑子好使,也是摊上了一个好时代。这孩子把家传的小手艺,做大了,省内外能吃上他于家的瓦罐鸡了。于洪生老先生还说,儿子给他祖上的手艺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贵妃坛子鸡。
贵妃坛子鸡就是传承几百年的瓦罐鸡。在济南、在青岛等城市所品尝到的贵妃坛子鸡,原来味出章丘老城,根植皇宫御膳。
当于洪生老先生把文书重新包裹起来,突然发现包裹文书用的布,上面也有字。重新展开细看,那应该是一首古诗词。百度第一句“脉脉浓香叩碧巷”无果后,猜想是于氏先人自己做的诗赋。如此看来于家先人不仅有财,还有才,也是书香门第。

谜团终于解开了!写在书本上的未必全是真相,传说的也未必是不真实的。
无论是什么样的手艺,都需要创新精神来提升自身活力。在挖掘整理提高的基础上,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弘扬民族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他们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保护和传承好它可以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及存在的意义,使其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贵妃坛子鸡为何以冠以贵妃的名号?
所用食材与一般的做鸡的食材有何不同之处?
其味道真的是口有余香吗?为何不去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还有......新的谜团正在重新集结。
于洪生老先生没有谈及更多的关于瓦罐鸡的话题。
过去私相授受的民间技艺形式,如果不去挖掘整理,可能就会销声匿迹了。要想真正了解瓦罐鸡的详实状况,他的儿子应该是最好的切入点。
想与于洪生的儿子进行一次深入的关于民间技艺传承的探讨。有没有机会?在什么时间?我想,那是缘分,就像偶遇于洪生老先生一样,著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荫。

来源:头条@章丘老城文化传承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39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489
发表于 2019-8-12 00:23: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路过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406

帖子

768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81
发表于 2019-8-12 06:16: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古城精华还应有很多,等待有心人挖掘,传承,发扬光大。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82

主题

5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3586
发表于 2019-8-12 06:23: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6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9509
发表于 2019-8-12 07:07: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6

帖子

132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23
发表于 2019-8-12 07:53: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文物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901

帖子

36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01
发表于 2019-8-12 09:25: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这种鸡不能吃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429

帖子

428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81
发表于 2019-8-12 09:37: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说了半天捞不着尝尝啊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5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8568
发表于 2019-8-12 10:38: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这广告做的好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243

帖子

500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003
发表于 2019-8-12 17:40: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未来的秀惠确实不错
未来的秀惠
20190812925681565602819638253.jpg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联系邮箱:35457311@qq.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章丘网 ( 鲁ICP备14015877号-1 )

GMT+8, 2025-8-29 22:21 , Processed in 0.034740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