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章丘网

楼主: 晚8点红包

【晚8点红包】你是怎么看待家长没苦硬吃这种行为?你会干预吗

    [复制链接]

1

主题

2295

帖子

59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78
发表于 2025-6-28 14:49: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要理解。家长“没苦硬吃”的行为,本质是历史创伤与代际焦虑的投射。在物质匮乏年代,生存压力迫使父母将“吃苦”等同于生存技能,这种教育模式通过代际传递固化成集体潜意识——即便物质丰裕,父母仍会因惯性延续苦难叙事,将“节俭”异化为“自我惩罚”,用“匮乏感”替代“安全感”的传递。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71

帖子

481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10
发表于 2025-6-28 14:55: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我会制止的,当代家长既渴望孩子摆脱底层命运,又因阶层焦虑而复制“头悬梁锥刺股”的畸形教育,仿佛只有让孩子重复自己的苦难,才能获得对未来的掌控感。这种错位的教育观,实质是父母将自身对生存的恐惧投射到孩子身上,用“吃苦”掩盖教育能力的匮乏,最终让亲子关系沦为苦难共谋,而非生命成长的联盟。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45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944
发表于 2025-6-28 15:04: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会干预,因为我就是受害者之一。过度节俭可能导致孩子自卑,比如因穿旧衣服、少买零食被同学嘲笑,进而产生自卑感。还可能让孩子形成过度关注金钱、爱占小便宜的性格,影响社交关系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71

帖子

481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10
发表于 2025-6-28 15:08: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没苦硬吃的家长可能限制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兴趣班等,使孩子见识少,缺乏审美能力,难以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进取心。不利于孩子个性和能力发展,过度节俭可能压抑孩子的个性,限制其在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兴趣发展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058

帖子

79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929
发表于 2025-6-28 15:10: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凡事有个度,家长没苦硬吃应适度节俭。在满足孩子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可以通过沟通、树立榜样等方式,让孩子理解节俭的意义,同时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0079
发表于 2025-6-28 15:39: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神经病吧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809

帖子

880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807
发表于 2025-6-28 15:40: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理解万岁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2

主题

741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76
发表于 2025-6-28 15:45: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首先,理解父母的行为动机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可能出于对子女的关爱和对过去的回忆而坚持某些习惯。通过沟通,可以让父母了解子女的担忧,同时也能让子女理解父母的苦心。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1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406
发表于 2025-6-28 16:24: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有些家长习惯性地让孩子吃苦,认为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他们坚信苦难能磨练意志,却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感受。这种教育方式往往源于家长自身的成长经历,或是社会对"吃苦"的过度推崇。然而,强迫孩子承受不必要的痛苦,反而可能造成心理创伤。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在适当引导下,让孩子自然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而非刻意制造苦难。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4

主题

8884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313
发表于 2025-6-28 16:28: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有些家长刻意制造苦难,源于对传统教育观的误解,认为吃苦能磨练意志。他们可能将物质匮乏与品德培养混为一谈,或试图通过自我牺牲来弥补内心的不安全感。这种过度强调吃苦的行为,往往忽视了科学教育方法,反而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联系邮箱:35457311@qq.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章丘网 ( 鲁ICP备14015877号-1 )

GMT+8, 2025-7-14 06:45 , Processed in 0.030932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