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自古受儒家慎终追远的传统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直到 1956 年农业合作化之前,章丘仍然风行旧的殡葬习俗,“重殓厚葬”,极力提倡“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
1958 年,县民政局在《关于民政工作服务与中心的报告》中提出:人民公社建立后,可由社统一规划公墓,提倡深埋,逐步推行火葬。
1968 年 11 月,经县革命委员会批准,省民政厅定点,在济青公路与西巴漏河交界处南动工筹建章丘县火化厂。1969 年 12 月竣工交付使用,但火化难以推行,火化厂曾一度成为收容所。
1973 年 11 月,县委县革委召开全县公社、厂矿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会议,发布《关于改革旧丧葬礼俗,全面推行火葬的公告》,专门就殡葬改革推行火化进行部署。
1979-1981 年,殡葬改革受到冲击。火化量一度下降,出大殡及封建迷信活动随之抬头。1982年,章丘全县825个大队有779个将丧事简办、移风易俗列入乡规民约,全面实行火葬。
1989 年 8 月,章丘县火化厂更名为章丘县殡仪馆。1992 年,章丘县撤县设市后更名为章丘市殡仪馆。
1990年 3 月,县民政局在山后寨乡召开殡葬改革现场会议,并与各乡镇政府签订了殡改火化责任制合同。1996 年,章丘首次实现火化率 100%。 2003 年 8 月,殡葬用品服务中心成立。2004 年,民政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市场管理的通知》(章民字﹝2004﹞19 号),加强对殡葬市场规范化管理。
2005 年4 月,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乱建坟头、乱立墓碑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章政办发﹝2005﹞27 号),组织开展平坟还耕、清理墓碑活动。
2010 年,建立了乡镇(街道)殡葬服务站,使基层殡葬工作有了统一的归属。
2012 年4月,章丘市下发《关于加强公墓(骨灰堂)建设管理的意见》(章政发﹝2012﹞16 号),以公益性公墓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环境综合整治。
2014年3月,市政府召开关于集中开展清理整治“三道两区”乱埋乱葬工作会议,对集中清理整治全市重点区域内的乱埋乱葬工作做出全面安排部署。
2017 年 4 月 18 日,区民政局大型公益性公墓建设领导小组成立,负责在曹范街道马庄村西利用荒山瘠地(占地 46亩)建设一处大型公益性公墓——玉安园公墓。25 日,召开了区长办公会,确定该项目为区重点民生工程。
2017 年 8 月 4 日,在章丘区政府办公室召开的第七期政务媒体见面会上公布了迁建章丘区殡仪馆的决定。
2017 年 11 月 10 日,章丘殡仪馆火化业务停止,火化业务并入济南莲花山殡仪馆。
火化业务停止前工作人员正在火化最后一具遗体
2018 年 7 月,五鼎山殡仪中心在曹范街道办事处富家村西北侧破土动工,新殡仪中心占地面积 102.65 亩。
五鼎山殡仪中心远景
2018 年 4 月,章丘区被确定为“省级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区”。
全国殡葬专项行动督导组在龙泉大厦举行座谈
全国殡葬专项行动督导组到双山街道三涧溪村参观考察
2018 年 11 月 14 日,济南市新时代移风易俗工作现场培训班在章丘举行。
2019 年 2 月,区民政局、区文明办、区财政局等部门联合出台了《章丘区生态葬奖补政策实施方案》(章民字﹝2019﹞5 号),这项惠民政策出台,加快了安葬方式由传统安葬向生态安葬转变的步伐。
2019年4月2日,章丘区民政局开展实施“四个关爱”服务暨五鼎山殡仪中心开放日活动。
2019年5月17日,新华社对章丘的移风易俗工作进行了报道,在《高管信息•山东》刊发题为《移风易俗树新风党建引领惠民生——章丘整治散埋乱葬启示录》的文章。
2019年6月21日,区民政局主办的“骄龙杯”首届殡仪职业技能竞赛隆重举行,激发了广大殡葬职工学技能、比贡献的热情,有力推动了殡葬服务水平的提升。
2019年8月14日,区民政局在省民政厅组织召开的全省移风易俗殡葬改革视频培训会议上做了题为《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 助力乡风文明建设》的典型发言,全面介绍章丘殡葬改革经验做法。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穿越章丘的山林田间,昔日林立的坟头已不见踪影,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开放式公园纪念林”和“山区园林式纪念林”。目前章丘全区范围内建设提升了58处生态葬纪念林,建成了48处公益性公墓、骨灰堂以及1处高标准五鼎山殡仪中心,生态殡葬理念已成为全区广大群众的共识。
回首过往,殡葬改革的路程栉风沐雨。展望未来,殡葬改革的脚步愈加坚定。章丘民政将一如既往地深入推进生态殡葬改革,以实际行动谱写移风易俗工作的时代新篇章。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贴心民政”。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