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里雨里的“较真人”!章丘分局交警大队民警“能行哥”刘士松即使病魔缠身,腿脚麻木,哪怕风雨洗礼,浸透衣裤,他总是用一句“我能行”,继续坚持,咬牙挺住,被身边的同事战友戏称为马路上的“能行哥”。他就是刘士松,一名普通平凡、为民奉献、履职尽责的交警。刘士松在平凡的交警岗位上一干就是13个年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群众靠得住、组织信得过的“较真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一起去感受他对职责坚守的那份深情,对临危受命的那份果敢,对父老乡亲的那份真诚。
克服伤病的“能行哥”,风里雨里的“较真人”!
当我们看到刘士松的第一眼,就从眼神中感受到了他对待工作的那份坚持、果敢和执着,目光坚定,表达干脆,直截了当,不拖泥带水。当谈起对待工作的态度时,他这样介绍到:“从2007年入警的那一刻起,风风雨雨十数载,我从未改变过初心,也从未对不起使命,我相信每一名交通警察都会这样做,因为我们要对得起这身警服。”当问及为何被身边同事称为“能行哥”的时候,我们明显感受到了刘士松的憨厚,因为在他看来的“戏称”,恰恰是他用自己的血汗和生命换来的。 2011年8月,为了规范治理大货车运输秩序,刘士松和埠村中队的战友一起在经十路治超治违,有时候危险毫无警示,更来不及躲闪,在工作途中,刘士松被车辆狠狠撞上,左腿被撕开一道口子,大量出血,腰部严重受伤,8年多来一直没有彻底治愈。说起没有根治,其实也怪刘士松“太较真”,当时医生强烈要求他卧床修养至少一个月,但是他知道埠村中队一共6名交警,他少上一天班,战友就得多上一天班,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在能够自行下床的时候,就回到了岗位上,见到中队长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能行”,从那时候起,“能行哥”成为他在同事们心底的名字。 就是现在,每逢阴天下雨都是他最难捱的时候。但是,每场大雨对他来说,却都是集结的命令、冲锋的号角,风风雨雨那么多年,不管大雨小雨,在刘士松执勤的路段,他从未缺席。谈起难忘的经历,刘士松至今还清楚的记得2012年的几场大雨,他回忆到:“那是腰部受伤的第二年,正是腰痛犯的最频最厉害的时候,我那时候被调往城区二中队,所负责的绣水大街铁路桥洞又是雨水侵袭最厉害的路段之一,腰再痛我也必须坚持,因为一旦桥洞下积水,对于过往的行人和车辆来说非常危险。我记得那场雨整整下了4个小时,一直到半夜才停下来,当时腰痛的真是有点站不住、坐不下的感觉。”但就是在这种“腰病缠身、阴雨疼痛”的情况下,刘士松从没因个人身体缺席岗位、缺席职责,他的这份较真令人敬佩,更令我们感受到了来自一名交通警察的温暖。 可以看出,对待工作的认真,是他发自内心的一种习惯,不管在哪个片区,还是什么岗位,“他的认真”是出了名的。在城区二中队工作期间,他创新性提出“用反光锥筒给东向西行驶方向增设一条临时车道”的办法,辅以东西方向信号灯调控时间,一举解决了早班高峰期双山北路拥堵的问题,让困扰周边群众出行的“老大难”彻底解决。 平安出行的“守护者”,白天黑夜的“不眠人”! 灾情就是命令,在2019年“利奇马”台风过境章丘前后,刘士松的这股“较真劲”再次爆棚,和埠村中队队友们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白天黑夜连轴转,“无缝隙式”巡回检查周边道路,“全覆盖式”定点盯靠安全隐患路段,力保辖区道路通畅及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埠村中队从中队长到全体队员,每个人都知道刘士松的腰病非常厉害,而且台风过境期间降雨不断、天气湿冷,估计也只有刘士松自己能够体会到其中的痛苦、辛酸和不易。当中队长问他还能不能坚持、不行就回去休息的时候,他毅然决然的拒绝了这份“照顾”,他用“还能战”的实际行动快速投身到抢先执勤的队伍中去。在受灾最严重的那几天,埠村路中段区域雨水漫过道路,且水量大、流速快,行人和车辆如果不小心进入危险路段,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由于对当地道路情况的熟悉以及对于危险的有效预判,刘士松和队友挺身而出,充当群众平安出行“守护者”,分两组提前来到埠村路南北两侧,进行定点封路和24小时盯靠值守,阻止过往的行人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避免因不知情造成的伤亡事故发生。刘士松说:“哪怕一晚上都没有人和车辆通行,我们也要坚持值守,苦点累点没啥,只要老百姓安安全全,我们的付出和坚守就是值得的。” 一名和刘士松一起执勤的队员这样说到:“后半夜天特别湿冷,我都浑身难受,别说刘士松了,看到他咬牙坚持的样子,真的很心疼,但是我们明白,不让他坚持,才是他最痛苦的事情。” 献礼国庆的“实干者”,青年文明的“先锋员”!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对这份责任爱的深沉”,出处已经难寻,但是细细想来,这句话非常适合刘士松。虽然他在执勤的过程中腿部和腰部严重受伤,至今仍然备受腰痛折磨,加上抗击“利奇马”期间的日夜坚守,更加重了他的腰部伤势,腰病的再次复发让刘士松无法正常行走。但是他不仅没有“拖后腿”,而且事事“干在前面,做在前面,吃苦在前,奉献在前”,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在这种无法离开工作岗位的情况下,刘士松的爱人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和理解,每天在照顾两个孩子之余,亲自到刘士松工作的地方为他敷药,帮助他尽快恢复。在国庆节来临之际,他主动请缨,放弃休假,选择用“坚守岗位、守护平安”的方式献礼国庆。当中队长劝他休息治病的时候,他说:“克服伤病也要上,困难再大也要上,这是我作为一名交通警察无悔的选择,和对这身警服最美的诠释。国庆我在岗,守护平安出行路。” 其实,他的争先既能武也能文,在今年“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中,刘士松发挥“能文能武”的优势,勇于担当,主动提出担任创建小组组长一职,带领埠村中队全员积极主动,变“要我创”为“我要创”, 围绕“为何创”发表意见,结合“如何创”听取建议,对标“怎么创”优化完善,为创建青年文明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的“先锋员”。同时,在“青年文明号”创建过程中,刘士松带领埠村中队结合帮扶村居白云湖陈家村具体实际,与村两委积极接洽,有效沟通,按照扶贫先扶志的工作思路,对贫困户进行挨家挨户的走访了解,对扶贫对象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况进行精准把握。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为他们争取保洁、门卫等工作岗位,发挥他们的劳动能力,让他们在实现劳动价值的同时,从经济上脱贫。每月定期走访扶贫对象,每逢过年过节,深入扶贫对象家中,为他们送去油、米、面等生活用品,让他们在感受到温情暖意的同时,坚定扶贫脱困的信心和决心。 就是这样一名普通平凡的交通警察,面对腰病的折磨和疼痛,只有简单的一句“我能行”;面对灾情的危险和大水的侵袭,面对交通警察的职责和使命,只有一句“我能战”,请让我们为这样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交通警察点赞。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爱济南”。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