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四月,雨水渐盛。当雨生百谷的谷雨节气翩然而至,不仅带来了万物勃发的生机,也让湿气悄然加重。中医推荐,尤其在这个春末夏初的关键节点,掌握养生方法,才能为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谷雨时节的气候与人体变化 《月令七十二候解》记载: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此时节降水明显增多,空气中湿度上升,中医认为这种湿气最易困阻脾胃阳气。 从人体生理来看,谷雨期间肝气渐弱、脾阳渐长。若不注重祛湿健脾,易出现困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黏腻等症状,还可能诱发湿疹、关节炎等疾病。因此,祛湿健脾、调和肝脾成为谷雨养生的核心。 中医养生三大策略 1.饮食:药食同源巧祛湿 健脾祛湿食材:山药、芡实、薏仁、白扁豆等都是天然祛湿佳品。推荐山药薏仁粥:山药100g、薏仁30g、粳米50g,煮粥食用,可健脾益胃。 应季春菜:多吃香椿、菠菜、豆芽等时令蔬菜,既能养肝血,又能清内热。 忌生冷油腻:减少冰淇淋、冷饮及油炸食品,避免损伤脾胃阳气。 2. 起居:顺应天时调阴阳 夜卧早起:保持6-7小时充足睡眠,顺应阳气生发,午间可小憩20-30分钟缓解春困。 衣物增减:春捂秋冻仍适用,早晚温差大时注意保暖,避免寒邪入侵。 环境除湿:勤开窗通风,使用除湿机或在室内放置生石灰,减少居住环境湿气。 3. 运动:微汗祛湿正当时 八段锦、太极拳:温和的传统功法能调动全身气血,增强脾胃运化功能。 户外散步:在雨后清新的空气中漫步,既呼吸新鲜空气,又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泡脚养生:每晚用38-42℃温水泡脚15-20分钟,可加入艾叶、花椒等祛湿药材。 穴位按摩:居家养生小妙招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每日按揉10-15分钟,可健脾和胃。 丰隆穴:小腿前外侧,距胫骨前缘两横指,有助于化痰祛湿。 阴陵泉: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按摩此穴能利水渗湿。 谷雨茶饮:一杯清香养身心 陈皮茯苓茶:陈皮5g、茯苓10g、绿茶3g,沸水冲泡代茶饮,可理气健脾、祛湿化痰;若体质偏寒,可加入2片生姜,温阳散寒效果更佳。 谷雨时节,让我们遵循中医智慧,在饮食起居中调养身心,既顺应自然变化,又为即将到来的盛夏储备能量。愿您在这场雨生百谷的时节里,收获健康与从容。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济南市章丘区第二人民医院”。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