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章丘网

查看: 3617|回复: 8

太神奇了!章丘一位农民竟把枯树根变成了这个

[复制链接]

5669

主题

7889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3473
发表于 2019-10-23 08: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文 | 王德清
让枯枝烂根焕发新的容颜。这可能吗?
在济南市章丘区,李良根艺就是一个传奇。
人们可能很难想象,那一堆堆的烂树根,在李良手里是如何变成出神入化的根艺书法作品的?
走进李良的根艺展室,一切似乎都成为可能。这是一座古朴的四合院,他的展室就设在西厢房里。只见小三间的展室里,四周摆满了其代表作品,看着这些神奇的根艺作品,文友们急欲探究李良的传奇成才之路。
他是如何演绎传奇的?
让我们一起走近李良,倾听章丘绝活诞生的神话。
李良的家坐落在东矾硫村东南角一条小胡同里。来到这里,只见大门外面堆着三四堆大小粗细不等的树根,院子里也堆着一大堆。这些在他人眼里都是烧火料的树根,在李良看来却是无价之宝。为了得到这些树根,他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我们看到走廊里和客厅里,除了作品就是工具,院子就是他的工厂。看着一件件作品和那一本本荣誉证书,我们围坐在他身边,听他讲述工匠故事。
东矾硫村是一个拥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济南市章丘区最东边,东接淄博,地处丘陵地带,荒山之上田野之边随处可见经过岁月洗礼、风刮雨淋的枯枝烂根。李良取之其腐朽过后的精华,加以传统根艺雕刻技法,再按照书法的运笔要求制作出独具特色、艺术感极强的根艺书法作品。
李良在古老根雕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将树根和书法相结合,使其古老根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李良初中毕业后,打过铁,当过泥瓦匠,还下过煤井,为了生计,近二十年时间里做过很多工作。他现在当地一家企业打工,下班后,他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进行根书艺术的创作。20多年来,苦与乐相伴而行,他始终坚持着一个信念:把这门传统根艺艺术传承下去。
根艺书法追求的是自然天成之美。据李良介绍,根艺书法的创作相当繁琐,创作根艺书法应该懂一点美学,对审美要有自己的见解。创作之前需要构思,根据根的自然生长形态来随形赋字。这就需要大量的树根资源,根书一般用本地的荆轲疙瘩的根,因为这种根材木质比较坚硬而且弯曲有质感,适合根书的创作。因此,大多时候李良都会到山间去捡拾树根。
刚开始做这个的时候困难重重。他成天往家里捡些枯树根,堆得到处都是,花费一天的功夫捡了一车干柴火,家里人不理解,后来才都习惯了。
制作一幅根书作品是一件很难的事,繁琐而复杂,从漫山遍野、悬崖陡坡寻根,到制作时的构思,每一个制作环节都是心血的付出。往往还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伤害,比如从悬崖陡坡跌落,或者在制作过程中发生意外。有一次,他在处理树根的时候,一不留神电锯滑到了自己的手上受了重伤,为此住了大半个月的医院。虽然遭遇了很多挫折,但出于对根书艺术的热爱,李良还是坚持了下来。
繁琐而枯燥的制作过程中,在树根材料选取适合某个字的偏旁上思考,反复调换、截剪,直至与构思中所体现的、所表达的造型相同,形成初级文字,有时也会因为一个字的偏旁部首不如意,又找不到合适的根材,长时间搁置致使后续的制作工序无法进行。这是让他最头疼的。有的时候,一幅作品大体完成了,但在烘干杀菌过程中,一时疏忽把几个月完成的作品烤焦了,毁于一旦,这也是他最心痛的事。
捡来的树根经过拼字,然后再烘干、去皮、去污、抛光、修剪、打磨、着色上漆,在一个尺寸合适的木板上,结合树根的天然形态,用娴熟的技艺手法,拼钉成独具特色,神魂飞扬的根艺书法作品。由于创作条件苛刻,工序繁琐,一年的时间也创作不出几幅。
李良的根艺书法吸收了传统的文化养分,形神兼备,神似而形非,作品既有书法艺术的轻盈流畅,遒劲脱俗,又具备根雕工艺的自然纯朴,气韵恢宏多变。根书的独特字体,天然线条与其它书法形体,形成了鲜明对比,填补了书法字体的一项空白,扩展了我国书法艺术的空间。
有灵感的创作,是一件极其快乐的事情。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李良对土地有着难以言说的情怀,对于土地和树根的热爱,才造就了如今的他。
李良在沿袭传统根艺制作的同时,不断地研究探索解决了根艺制作中容易出现的难题,如根材开裂,腐朽虫蛀,以及字体后期加工时的装订牢固,字体上色的偏差调控等,以确保在制作过程中定位准确。
李良在艺术发展道路上保持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与发展,其作品超凡脱俗,得到书法界和艺术界前辈高度评价与认可。多年的坚持,使李良的根书艺术已经小有成就。他先后加入了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济南市旅游协会传统手艺人分会、济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章丘区书法家协会等一些文化艺术社团。山东电视台、济南电视台、章丘电视台等相继拍摄了专题片给予全方位报道。光明日报、齐鲁晚报,以及央视网、齐鲁网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及转载了他的事迹。
2013年以来,他多次参加省市级艺术展。为喜迎中国非遗博览会,他特创作了一幅大会主题根书作品《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非遗经典》,被济南市文化馆收藏。
2015年国庆期间,在章丘百脉泉公园成功举办了一次根艺书法作品展。2016年3月,他参加了“推陈出新”中国传统美术版权作品展,获得了中国传统美术版权证书。同年8月代表章丘参加了山东省第六届文化产业博览会,12月参加了济南非遗民间手工技艺展。2017年2月,他参加了章丘非遗民俗精品展,同年夏天在济南泉城广场参加第5届世界摄影大会非遗精品展,9月参加第十七届工艺美术艺术展,《剑》《鹰》两幅根艺书法作品均获得银奖。
李良的根书作品每次都得到与会人士的一致好评。2016年,他将一幅《雷厉风行》根书作品捐赠给章丘市委市政府永久收藏。其创作的根书《天道酬勤》被济南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收藏。两副巨幅根书力作《弘扬工匠精神,传承民族技艺》《保护文化遗产,传承齐鲁根脉》分别被章丘区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和山东省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永久收藏。

根,不单单成就一种艺术,它更是一种情怀。
“根书艺术的创作可以说是我生活中的全部,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创作当中,可以说苦中有乐吧,累并快乐着。”看着眼前的一副副根书作品,李良有种满满的成就感。
根书充实了李良的生活,虽然很辛苦,但是他每天都沉浸在创作的乐趣之中。由于他的作品超凡脱俗,技艺精湛,他这个民间手艺人成了众所周知的名人、艺术大师。每当他想到这些,心里会有种小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十多年来,李良对根艺书法创作不只是喜爱,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扬。李良希望将来有更多的人能了解这种艺术。
李良对前来采风的章丘故事平台的作家们说:“传承是我的担当,更是一种责任。以前,我招过几个徒弟,由于咱这门艺术是纯手工制作,制作周期长,又极其繁琐复杂,而且也没有什么很好的经济收益,他们都放弃了这门手艺另谋职业了。虽然传承遇到种种困难,但是我的信心不会变,我正在寻找热爱这门手艺又有创造思维能力的人,来继承发扬咱这门传统手艺,做到后继有人,传承与发扬光大。”
作为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良表示在以后的创作道路上会一如既往,永不放弃祖辈流传下来的这门技艺,多收门徒,让根书艺术不断流传并发扬光大。
李良根艺让我们明白了这么一个道理:一个生命的结束,会开启另一个春天的到来……

章丘这位民间手艺人厉害了!
原来生活中也有艺术
你发现了吗?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齐鲁一品”。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4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292
发表于 2019-10-23 10:04: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015

帖子

391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14
发表于 2019-10-23 10:44: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在文博会上见着了,真不孬,当时应该问问买一幅的。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7

帖子

131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19
发表于 2019-10-23 16:05: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上帝关上一门会开一个窗:D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7

帖子

131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19
发表于 2019-10-23 16:06: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不再絮叨了他老大咱老热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06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250
发表于 2019-10-23 19:03: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2408

帖子

722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24
发表于 2019-10-23 19:12: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漂亮,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6

主题

2769

帖子

94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445
发表于 2019-10-24 03:52: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谁说农村孩子不读书就没有出路了,这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7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633
发表于 2019-10-24 07:05: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巧手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联系邮箱:35457311@qq.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章丘网 ( 鲁ICP备14015877号-1 )

GMT+8, 2025-9-1 06:26 , Processed in 0.035560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