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鸡鸭鱼肉了, 老人家就连豆腐也不吃, 也不喝茶, 甚至喝水都不多! 可真是很佛系了! (重孙子、重孙女绕膝) 济南市章丘区刁镇仪张村有一位101岁的长寿老人张佃秀 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丈夫为了养家,跟随乡亲闯东北挣钱寄来养家。 张佃秀独自在老家拉扯6个子女长大成人,还要赡养照顾公公婆婆和自己的母亲,可谓历经艰辛。 她跟随大儿子一家生活,在儿子、儿媳和孙辈们的精心照顾下,过着与世无争的悠闲生活。 90多岁还独自生活。周六上午,趁着天气晴朗,记者赶到张佃秀居住的农家小院。这里是她71岁的大儿子张兆东的家,院子里拾掇得很是整洁干净。进入屋内,张佃秀老人已吃过早饭,正坐在沙发上休息,精神头很不错。 通过和老人简单交流,感觉到她耳背比较严重,视力也不是很好,但头脑很清楚。 老人与大儿子和大儿媳在一起。 “我母亲脑子可清楚啦,一点也不糊涂。”一脸忠厚的张兆东说,老人现在的情况是,越是以前的事她记得越清楚。连以前日本鬼子来村里扫荡,她到处躲藏的事都记得真真切切。张兆东共姊妹6个,男女各三个,最大的是大姐,已经80岁了,最小的妹妹已经因病去世,张兆东是三个兄弟中的老大,老太太近六七年一直跟随他生活。原先,老太太并不愿跟随儿女生活,等儿女都成家和公公婆婆离世后,她选择自己一个人生活了近20年。独居一个小院,养鸡种菜,自己做饭,自理能力很强。一直到90多岁,老太太还是一人生活,大儿子经常买面买油送过去。直到后来,老人腿脚有病,行动不方便,她才开始在儿女间轮流过。六七年前,老人轮到大儿子家生活时,就不想再出去了,一直在大儿子家生活到现在。她曾独自照料三位老人 问起老人的长寿秘诀,张兆东说,母亲一辈子吃了很多苦,生活一直都是粗茶淡饭,谈不上营养和保健措施。老人能长寿,也许和她吃苦耐劳的性格和开阔的心胸有关。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当时还算年轻的张佃秀,上面要奉养公公、婆婆,还要照顾自己的独居母亲,下面6个孩子嗷嗷待哺,需要她照顾,整天没白没黑地忙碌。在张兆东12岁那年,父亲为了养活全家去了东北闯荡,全家里里外外的负担都转移到母亲张佃秀身上。“白天,母亲领着我和姐姐下地干活。傍晚回到家,母亲又要生火做饭,我们姊妹几个躺满一地休息。”张兆东回忆说,等做好饭,母亲再一一叫起来他们姊妹吃饭。等孩子们吃完饭,母亲再吃点剩下的干粮。那时,吃的面都是自己推磨磨面,母亲晚上经常推磨到很晚。经常的情况是面粉不够吃,母亲就伴着菜叶和嫩树叶和面,团成菜团子吃。“母亲当时受过的罪,现在我想起来历历在目!”张兆东说到这里,眼含着泪水。他的父亲常年在东北,63岁就去世了,还有一个叔叔在天津工作,两人都不能在跟前伺候爷爷奶奶,全是母亲张佃秀伺候爷爷奶奶一直到老,母亲从没有一句怨言。 爷爷去世时73岁,奶奶去世时84岁,包括姥姥到76岁去世,三位老人全是母亲送的终。老人鸡鸭鱼肉基本不吃 按照72岁的大儿媳侯瑞芬的说法,婆婆张佃秀鸡鸭鱼肉基本都不吃,也不爱吃咸,喜欢吃清淡的,以素食为主。 但老人的胃口和饭量不小,甚至比70多岁的大儿子张兆东吃的还多。 她一顿能吃一个馒头,喝一碗稀饭,有时一天吃两个半馒头。每天要吃两个鸡蛋,一般早上和中午各吃一个,有时还给她冲个奶粉喝。“我母亲不但不吃肉,连豆腐也不吃,给她弄个带豆腐的菜,她光挑菜吃,一点豆腐也不沾。”张兆东说,母亲的消化系统比较好,但腿脚不方便,已经很少走出院子了。原来爱听收音机,看电视,现在因耳背都放弃了。老人现在比较爱睡觉,睡眠没有规律,一犯困就睡。张兆东介绍说,他的大姐已经80多岁,家里已经四世同堂。 (公公婆婆和娘家母亲一大家人簇拥着老人拍摄合家福 ) 姐姐经常来给母亲洗脚洗头,做点力所能及的活,让母亲很欣慰。 他下面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他们都对奶奶很好。每次回家,孩子们都争着给奶奶端菜端饭,让老人可以经常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气氛。 来源:无线章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