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 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这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 ———“锔瓷”, 就是把打碎的瓷器, 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 再修复起来的技术。
章丘位于黄河之滨, 东连淄博,西达济南。 一条齐鲁商道贯穿起伏的大山。 由于特有的历史, 地理因素使勤劳的章丘人自古就积累了许多智慧和精湛的手工技艺。
章丘铁匠闻名天下,其他手工技艺也层出无穷。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章丘刁镇紧连的几个村庄,以小炉匠为业, 锔大缸、补铁锅、锔瓷器,挑着锢露担闯关东、下江南,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民国时期刁镇的索振起就是这帮特殊匠人中其中的一个。
民国初期山东潍坊遭雨灾年,寿光台头镇几代以锢露为生的王锔匠被迫离乡背井外出谋生,几经辗转来到刁镇落脚。他每天走街串巷淘伙计营生,扎下摊子后,大人小孩儿都围着观看。13岁的索振起看的着迷,经常忘记了回家吃饭。家长一看这架实就出面和王锔匠协商,干脆拜了师傅。从此,索振起帮师傅挑单子打下手走街串巷揽活。还要打水、做饭、洗衣服,阴天下雨没法串街,他就和师傅生起火炉打锔子。
因锢露是个精细活,需要六年才能出徒。前三年帮着师傅挑担子打锔,后三年才干掌钻打孔的精细活。索振起天资聪明,有悟性、灵性,从起火拉风箱、打铁锔,到打孔、上锔子、搭缝,道道工序学的认真干的仔细,几年下来,他逐渐成为一名手艺精湛的锔匠师傅。
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索振起经过磨练,锔细瓷器成为拿手戏。他利用裂纹走向器皿颜色选择金银锔钉,锔出梅花、桃花或是飞鸟等图案。经细心打磨,使其看不出裂迹。这些优美的锔补图案,会显得器皿更佳雅致。还有的器皿,通过修缮加上花纹,使其有了更高的价值。
岁月如梭,光阴流逝。索振起在几十年的锔瓷器活中,教了刘广前、刘贞芳等十几个徒弟,这些徒弟多为自家的亲戚。其中刘广前乾手艺最精,锔钉细致美观,跌碎的瓷器修复以后,让人看不出破绽。
索元峰是第六代锔瓷传承人。他出生于锔瓷世家前辈曾出了五位锔瓷匠人。如今健在的还有三位,他受家庭熏陶受锔子艺人言传身教,又先后经名师悉心亲传,使其锔子手艺达到了新的境地。
索元峰的锔瓷工艺流程为捧瓷、打锔子、打孔上钉三大步骤。每一道流程都有若干道细腻的工序,拿捧瓷来说要用细麻绳由底部搭扣,往上挽绳,中间不可丢劲,一直到最后把物件捆实,再在裂缝处用记号笔点画出锔钉的位置。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揽不来瓷器活。此话现在比喻没有本事就干不成事业,但追根溯源此话就是锔瓷技艺的一句行话,金刚钻有大有小,小的细如头发,看看这样的金刚钻头,就可知道锔瓷的难度和细腻。做为当代锔瓷工艺匠人的索元峰,不仅在细腻上狠下功夫,而且打破了传统的锔瓷工艺和思想意识,将锔匠、银匠、锡匠、大漆等工艺融会贯通,使锔货不仅能使用,而且增加了艺术性,观赏性。
为了传承弘扬锔瓷工艺,索元峰注册了锔善堂老字号商标,已将锔瓷扩展到金银玉器名瓷、紫砂、木器等器皿,还将传统的瓷补扩展到锡补、银补、银锔、铜锔、鏨刻、金工焊接、金缮技艺为一体的综合性修复技艺。摔碎的花瓶在手中复原,破裂的茶壶经修饰鲜花开放。江西细瓷上喜鹊展翅,上千年的木雕展现明亮……
新一代锔瓷手工技艺,让古老的锔瓷技艺,绽放出五彩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