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章丘网

查看: 291|回复: 2

技术突破!她们打通了一条“生命新干线”……

[复制链接]

5350

主题

5352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8915
发表于 前天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为切实解决高龄危重患者血管条件差、需长期输注高渗药物及静脉营养等临床难题,章丘区人民医院胃肠小儿外一科护士长、静脉治疗小组组长刁艳平率领护理团队率先在章丘区开展超声引导下中线导管置入术,成功实现区域静脉治疗技术的重大突破。此项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静脉治疗水平迈入精准化、微创化的新阶段,为中长期输液患者提供了更优解决方案。


典型案例中,呼吸科高龄患者刘爷爷(化名)因长期卧床导致血管条件严重退化,传统穿刺屡屡失败。呼吸科向静脉治疗小组发起会诊要求。经会诊后,刁艳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塞丁格技术,成功从上臂中线导管精准置入,导管尖端直达锁骨下静脉理想位置。该技术不仅一次性解决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更确保了治疗通道的安全稳定,为后续治疗提供了可靠保障,展现了多学科协作下个性化护理的创新成果。

160249niy32i2t0iy33w1w.jpeg

160249rvmadjdu8dju6dup.png

什么是中线导管置管术


中线导管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经前臂肘窝处上下两横指常规穿刺或采用超声引导技术从上臂置入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肱静脉内,导管尖端位于腋静脉胸段或可到达锁骨下静脉的导管 ,长度通常在20 - 30厘米。

对于需要中短期输液治疗的患者,有些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穿刺困难选择进口价格较高的PICC置管。与PICC导管比较,由于导管尖端位于外周静脉不会发生气胸,且无需导管尖端定位;而CVC穿刺易出现气胸、血胸、感染,堵管等并发症,风险较大;与外周短导管相比,减少重复穿刺,既减轻患者痛苦,又减少护士穿刺的压力;从成本上比较,中长导管置管均低于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CVC导管。而中等长度导管置管安全、穿刺及维护简单。减少穿刺损伤,血栓等并发症,且无需X片定位,降低了医疗费用又让患者免受放射的伤害,节约了护理工作者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满足中长期输液患者治疗需求,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患者安全。

160249wnj7v57017x64260.png

哪些患者适合中线导管置管术


可用于1-4周治疗的患者, 持续输注等渗或接近等渗的药物, 短期静脉注射万古霉素的患者(少于6 天的治疗),需持续镇静与镇痛的患者, 间歇性或短期输注高渗透压、腐蚀性药物等。


适用人群:①Ⅳ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②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治疗的患者;③镇静与镇痛治疗的患者;④适用于静脉条件有限的患者;⑤高度依赖监护中心的危重患者;⑥需要中到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居家患者;⑦当中心静脉通路不需要或没有临床指征时,可作为静脉治疗中长期的替代装置;⑧患者舒适:与外周浅静脉置管相比,患者获得了更多的活动自由,减少了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⑨节约医疗成本,降低家人经济负担。


在医学的战场上,静脉通路不仅是药物输送的管道,更是医者与生命对话的纽带,是与时间赛跑的必经之路。对于长期输液、血管条件差的患者而言,每一次穿刺的挑战,都是对医疗技术的考验,也是对生命尊严的守护。让每一条静脉通路都成为患者生命的保障线——在完成治疗与护理的同时,护理人员也承担着“筑好路、护好路、守好路”使命。无论是慢性病患者的长期治疗,还是危重患者的紧急抢救,畅通的静脉通道都意味着希望与转机。未来,区人民医院将继续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让每一条静脉通路都成为生命的绿色通道,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160249pa1ce8ppce11wfpa.png

供稿:静脉治疗小组

编辑:张  茜

审核:秦慧聪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官方订阅号”。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520

帖子

18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77
发表于 前天 17: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交钱呢?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796
发表于 昨天 08: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知道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联系邮箱:35457311@qq.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章丘网 ( 鲁ICP备14015877号-1 )

GMT+8, 2025-4-5 04:18 , Processed in 0.035034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