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甲骨文中由“禾、人”组成,上边为禾,下边为人,有人负禾之义,意思是谷物成熟之际,人们收获之时,就到了“年”。据《尔雅·释天》记载,“年”最初不是时间概念,而是农作物生长周期。上古虞舜时兴起,是祭神祝丰收活动,周时定为年,有固定年俗,表示农耕上的肇始和丰产,秦时农历十月为正月,农历十二月为腊月,汉武帝太初元年把正月规定为岁首,实现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经过秦汉的发展,唐宋的壮大,到明清时春节基本固定成型,与今日无大异。
“年”字的演化史 据南北朝时期梁朝《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这个时候正月初一已经开始燃放爆竹了。当时火药还没发明,爆竹是真的在火中烧竹子。山臊后来演化为“年”兽的民间传说故事。相传“年”兽生性凶猛,怕声音、怕红色、怕干净。
春节这一名称源自于古代的立春节。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最早出现的八个节气之一。在二十四节气中,“节”和“气”是截然不同的概念,而立春属于“节”之列。因此,在古代,人们习惯将立春节气称为“立春节”,有时直接称为“春节”,又俗称“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各种欢庆活动在这一时刻达到高潮,展现了春节的各种习俗。回家过年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DNA。每年一进腊月,“春运”一票难求便会成为众人谈资,今年武汉的冻雨让高速上回家的人们拥堵5天6夜更上冲上热搜,即便如此,也阻挡不了人们回家过年的决心。
那章丘人又是怎么过年的呢?清·道光《章丘县志》云:“十二月八日作腊粥。二十三日夜,以糖瓜、糖枣之属祀灶,曰醉司命,俗呼为小年下。除夕贴宜春、换桃符,轰爆竹,置草一束于门前爇之,曰照田蚕,亦曰照厅。可见明清时的春节习俗与今已无大异。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章丘县志》中关于章丘过年习俗的记载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2006年6月,由章丘史志办(区委党史研究中心前身)指导编纂的《三德范庄志》对春节习俗的详细记载 过了腊八就是年,这是章丘也是中国北方的一句俗语。尽管不同地区的腊八粥配料略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含有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物,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还有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各种干果。腊月初八这一天,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熬制腊八粥,也有人做成稠饭,稍凉后做成糕点。还有人在这一天剥蒜瓣用醋浸泡,制作成酸脆爽口的腊八蒜,准备和饺子一同享用。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从腊月初八腊八节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相传,朱元璋年轻时是一穷光蛋。一年过年,他身无分文,想在肉铺里賖几斤肉过年,老板不肯,他说那賖一个猪头吧(古代猪头很便宜),老板猪头也不赊。朱无可奈何,随手在街道墙壁上写上一首打游诗: 可怜可怜真可怜! 别人有年我无年, 赊个猪头要现钱, 有朝一日当皇上, 老子要过两个年。
想不到朱元璋后来真当上了皇帝! 这一年快过年了,他想起曾经写在墙上的打游诗,为了自己的金口玉言,他颁旨:从今年起过两个年,一个小年,一个大年。当时已是腊月二十二了,就定在第二天的腊月二十三是小年。由于交通不便,圣旨传到南方迟了一天。所以就有了北方人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南方人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
小年亦称辞灶日。古代灶王爷是一家主要神龛,坊间称过了小年天天都是好日。古时人们无论干什么都要看黄历,房间里的东西是不能随便移动的,唯恐惊动了灶王爷,而小年这一天随着灶王爷上天“述职”,人们便可以随便搬动家中物件,进行大扫除。 扫屋,又称扫尘,即清理出屋内物品,用笤帚、鸡毛掸子扫屋,从房樑到屋内,上上下下,将一年的陈尘蛛网来一次大清理,使屋里无纤尘,干干净净过年。因“尘”与“陈”字谐音,新春扫尘有“除旧迎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天还要祭拜灶王爷,感谢他这一年来保佑人们有吃有喝,傍晚时会在自家院内燃放鞭炮或烟花,以示过年正式拉开序幕。
进了小年,过年的节奏就快了,除了扫屋,还得赶年集,做年糕,出豆腐,买肉买菜,炸年货······每到这时,左邻右舍炸年货的味就在大街小巷飘荡,那味是真香,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年味十足的炸年货 腊月三十日(小尽二十九日),腊月三十日(小尽二十九日),即大家常说的大年三十,当晚既是除夕。除夕为“月穷岁尽之日”,即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这天,屋里、院内、大街上,打扫的干干净净,在外家人也都回到父母身边准备过年。 春联古称“门贴”、“桃符”。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十国时,后蜀主孟昶写在桃木板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门贴”,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春联多用红纸黑墨书写,分上下联和横批,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批在上,尾字三四声的是上联,一二声的是下联,其内容丰富多彩,多以美好祝福为主。章丘一般在大年三十午后开始贴春联,鲜红的春联往大门上一贴,节日喜庆气氛瞬间拉满,只等天黑后放爆竹辞旧岁,用爆竹声声和满地红皮助推节日气氛达到高潮。
贴春联 挂灯笼 除贴春联外,还有贴“福”字、挂灯笼的习俗。贴“福”字传说始于周朝姜子牙。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因妻子“争名夺利,顾家无方,家庭无财”,遂封妻子叶氏为穷神,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从此,百姓过年贴“福”字,以驱赶穷神,还特意将“福”字倒过来贴,寓意“福到我家”。挂灯笼一般和贴春联贴“福”字同时进行,均在大年三十午后,入夜后,点亮灯笼内的电灯,显得格外漂亮,有年味。
区委党史研究中心迎春送“福”拜新年 除夕夜天将黑时,将“家堂轴子”(又称祖轴)挂至正屋,男主人持香到村头街口面向祖茔方向揖拜,请祖先回家过年,回家后将香贡在“家堂轴子”前的香炉内。
请来祖先后,点燃门前街当中的一捆谷草,为各路神仙引路,俗称照厅,火灭后,把灰在门前摊成半圆,防“妖邪”靠近。同时在大门口燃放爆竹、烟花,辞旧岁迎新年。进入新时代,破四旧之后,挂祖轴、照厅开始淡化,逐渐消失。
2014年12月,由章丘史志办(区委党史研究中心前身)指导编纂的《旧军庄志》中祖轴样本
除了祭祖,民间除夕夜还有祭拜各路神仙天老爷、财神爷、灶王爷、龙王爷等习俗。在家里合适的地方放置各路神仙的画像或牌位,并摆放不同的祭品。大门口放完烟花爆竹后,家中女长辈就开始发钱粮、点香祭拜,感谢他们一年来的保佑,希望来年继续保佑这个家。
除夕夜放烟花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在外亲人都会在年三十这天回到父母身边团聚,跟家人一块过年。燃放完爆竹后,一家人就围坐在一起吃丰盛的年夜饭,这是中国人过年的“重头戏”。饭后全家一起看春晚,拉家常,无论大人孩子都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大家一起守夜等待农历新年的到来,直到零点钟声响起。
网友晒出的年夜饭 正月初一破晓,人们纷纷穿上新衣服出门拜年。相传东汉时期,正月初一当日需要祭祀祖先,晚辈则向长辈祝寿。古代拜年习谷重在早、家族规模和拜年顺序。年轻一辈需早起,尽可能多地召集家庭成员,以示家族人丁兴旺;之后按辈分大小先在家族内逐一拜年,家族拜年结束后再邻里拜。拜年无年龄之分,只按辈分,因此常常出现白头老翁给黄口小儿跪拜年的情景。现今,大多数地方已改为口头拜年,不再跪拜,但在一些乡村地区,这一风俗依然延续。
区委党史研究中心恭祝全区人民:新春快乐、龙年大吉! 春节拜年时,长辈会事先准备好压岁钱,给来拜年的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 年初二这天,嫁出去的女儿要携夫回娘家,父母要置办酒席招待“姑爷”(女婿)。“姑爷”这天是岳父家的“座上宾”,并由内兄弟或同辈亲友陪席。
正月初二回娘家、走姥娘是走亲戚的重头戏
正月初五俗称五祃日,又称“破五”,破五前有诸多禁忌,过此日后皆可破,比较讲究的人家这一天不走亲访友,亦不出远门。这一天象正元初一那样,大家团团圆圆,在一起吃水饺,傍晚会再次在院内燃放爆竹,至此,环节紧凑的大年告一段落。破五习俗除了以上讲究外,还有送穷,接财神,开市贸易等。 正月十五又称元宵节,传说元宵为汉武帝的宫女“元宵”制作的糯米圆球,故名元宵。这天民间团体会组织扮玩,在本村或邻村演出,以增加节日气氛。扮玩群众穿上大花衣,扮演民间传说人物或古典英雄角色,也有敲锣打鼓、舞龙舞狮、踩高跷踩芯子等表演。
2009年12月,由章丘史志办(区委党史研究中心前身)编纂出版的《章丘市志》中元宵节百脉泉广场民间艺术表演 章丘扮玩闹元宵历史悠久,现在氛围依然浓厚。其中文组街道三德范扮玩,规模庞大,远近闻名,明水、济南甚至莱芜、淄博等地群众都会前来观看。
2006年6月,由章丘史志办(区委党史研究中心前身)指导编纂的《三德范庄志》中1982年村民扮玩
2002年12月,由章丘史志办(区委党史研究中心前身)指导编纂的《绣惠镇志》中古城扮玩
相公庄街道梭庄村扮玩
元宵节当天,人们会在家中烹制象征着团圆幸福的元宵,并外出观赏灯会和烟花。 1990年2月15日,章丘举办第一届元宵百脉灯会,一直持续到2017年。传统上,正月十四晚间,在桃花山公园举行烟火表演。天气晴朗时,甚至可以在数十公里之处的农村就能目睹桃大型高空烟火表演。
2009年12月,由章丘史志办(区委党史研究中心前身)编纂出版的《章丘市志》中第十七届百脉灯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有些民俗已经消迹不复存在,但是在章丘古县志和众多村志中依然可以看到古时章丘人过年的痕迹。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章丘党史方志”。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