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章丘区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的整体情况。近年来,章丘区筑牢基础支撑,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产村融合。建立“一村一业”推进机制,全方位培育可持续、能富民的主导产业。南部山区以干鲜果品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中部平原以特色蔬菜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精致农业,北部滩区以特色种养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农业,逐步构建起以粮食、蔬菜、畜禽等产业为基础,以11个地理标志产业为重点,以章丘大葱、龙山小米、高官甜瓜等60余万亩“八大名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推进三产融合。打造产业园区(章丘大葱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田园综合体(省级泉城百花园、市级东方商人等)、产业化联合体(省级伟丽种苗、市级源虎黑猪等)等市级以上示范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21家,规模以上农业企业达到54家。融合特色产业、山水风貌、美丽乡村等资源优势,创新打造绣惠施家崖一产延伸、文祖薯立方二产带动、城区骄龙豆捞三产促进等多种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整县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体系建设,发展鲁供丰农、安信农机、恒基植保、伟丽种苗等专业服务能力较强的社会化服务组织35家。推行资源经济、合作经济、服务经济、股权经济等多种农村经济发展路径,通过“订单生产”、“股份经营”、“产业合作”等形式,让农户分享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多重收益。 推进集群融合。着力培优做强粮油食品、现代种业、精致果蔬等十大现代农业优势产业集群,重点打造章丘大葱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10万亩全国绿色杂粮生产基地、江北最大的甜瓜西瓜集散地。先后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强镇10个、乡土产业名品村39个,农业总产值、一产增加值均占全市总量的近四分之一,在全市率先实现集体收入30万元以下村清零,力争年底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爱济南”。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