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跨越半个世纪之久,每代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红领巾”情结,三代同框,改变的是时间、容貌,不变的是他们对少先队的热爱,对红领巾精神的发扬传承!
提供者:东山小学六(6)中队霍启航
照片只有黑白两色,周围还有整齐的小齿轮,时间已过去半个世纪,但照片里的故事却不曾忘记,红领巾佩戴起的那一刻,眼神的坚定,笑容的灿烂抒写着激动快乐,任岁月失去,尘封的记忆更加犹新!
少代会是少先队员行使权力担当责任的大会,一路走来历经很多界,而最初的模样是怎样的,让我们翻阅老照片,相机定格少代会的瞬间。
1989.10.13第二次少代会召开
提供者:圣井学区学校
1989年10月13日,垛庄镇大队辅导员张长新老师带队,另外孙立英、赵庆琴、刘孔华三位辅导员带领队员参加章丘县第二次少代会留念
章丘市第三次少代会留念
提供者:教体局审计科科长 杨加宏(时任章丘市少先队总辅导员)
这是章丘区第二次、第三次少代会拍照留念,距现在已有30个年头了,那时的照片有了彩色,最显眼的就是队员们胸前那一抹红色——红领巾,作为少代会代表此时此刻更多的是光荣、自豪,稚嫩的脸上多了一份严肃,肩上担了一份责任。
汗水浇灌荣誉之花,少先队奖状、奖章种类繁多,不胜枚举。最初的辅导员聘书、“优秀辅导员”奖状、最早的队员手册、入队批准书大家见过吗?队员们用心搜集,相机定格荣誉瞬间。
提供者:绣惠学区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这枚奖章是枣园退休老师高执信老师的遗物。斯人已去,奖章依旧闪闪发光。具体时间已不可考,大约在70年代。
提供者:枣园中学
有些证书已磨损,字迹不清,有些物是人已非,但不变的是荣誉背后的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一直指引激励着我们奋进、向前!
鼓号擂擂,响彻云霄。鼓号操表演是 队员们精气神的体现,更是团队团结协作的成果,是红领巾记忆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一起来重拾记忆,相机定格鼓号队瞬间。
1988年普集中心小学第一支鼓号队被评为章丘县优秀鼓号队
提供者:埠村学区
这是30年前鼓号操表演的老照片,照片背景是简易的砖房,地面是土色,不变的是统一的服装、整齐的队形,获奖的喜悦,鼓号队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三十年如初,从未改变!
与红领巾相伴,与少先队员同行,一路走来有你相伴而更加美好,也许此时的我们已白首,但合影中花样的年华已定格,属于我们的记忆永烙心间。
王白小学1964年六一儿童节留影
这张黑白照离现在有55年了,任岁月变迁,男生的小平头、女生的麻花辫、灿烂的笑容、美好的记忆永远定格!(提供者:王白小学)
这张照片大约是1990年6月1日,地点在埠村煤矿子弟小学,这是小学一年级六一儿童节表演节目以后照的,是我小学阶段唯一一张化妆合影。在我们学校我们最盼望过得节的就是六一,我们可以看节目,发奖品,可高兴了。这位女老师是我们的中队辅导员王老师,她对我们就像妈妈一样呵护着我们成长。
那一年贺套小学和济南舜耕小学举行手拉手联谊活动。我们贺套小学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排练了两个舞蹈节目,清楚记得其中一个是《金孔雀轻轻跳》。我们自己统一了服装,带着我们的节目,我们的热情去了济南舜耕小学。这是节目演出以后我与我的好朋友拍照留念。
1983年 绣惠镇中心小学
提供者:绣惠中学 八年级 刘全烨
上扬的嘴角、灿烂的笑容、红领巾相伴、队员相依,每张合影都定格在精彩的瞬间,记录下难忘的记忆,翻阅照片,一幕幕历历在目如在眼前,时间已逝,但红领巾伴随我们的记忆却历久弥新。
多彩活动是少先队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是团结教育少年儿童的主要途径与方式,是少先队的“灵魂”,章丘区少工委一直以来特别重视少先队各类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下面让我们跟随老照片,去重温少先队活动的精彩瞬间!
这是妈妈小学三年级春游时的照片。听妈妈说,虽然那时年纪小,但他们克服困难,咬牙坚持,终于登上山顶。看——迎风飘扬的队旗、同学们脸上洋溢的笑容,都让我们感受到少年的朝气蓬勃、英姿勃发!
提供者:二实中九(1)中队 曹鑫焱
普集东三赵小学二年级少先队组织到百脉泉踏青游园活动,学生有高春晓、高苗苗、李良、董平等,班主任刘春梅。
提供者:杨胡小学